麗莎‧霍娃Lisa Holewa 瓊安‧萊絲 Joan Rice 第一課 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 l 認識韻腳的學習,是孩子學會閱讀的重要關鍵。
l 有時教學標準忽略並非所有兒童都以同樣速度發展同樣技巧這項事實,有時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瞭解他們特有的長處。
l 攻擊性的行為對於兩三歲小孩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四歲時這種行為將漸漸減少,到五歲孩子已經非常善於社交,知道友誼,通常會遵守規則。
l 四五歲時,孩子已經發展出「成人談話」和「小孩談話」的形式。也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應該合時合宜,尊重他人。
l 如果你能了解孩子的成長發育,就可以過著挫折較少的日子,不必靠耐心來忍受孩子的行為;如果你的期待不切實際,你將會花很多時間考驗你的耐心。如果你依靠耐心度過你的生活,耐心終有耗盡的時候,但「諒解」將永遠與你常相左右。
l 孩子需要在有安全感條件下學習,這時候發展與學習效果最好。
l 「重複」是幫助幼兒學習與處理新資訊的關鍵。
l 透過視覺學習新事物:幼兒需要「先觀看後進行」,無法只聆聽指示就進行。
l 透過感覺是促進幼兒大腦成長的好方法: 在活動指示中包含更多感覺成分,孩子學得更好。
l 孩子需要清楚的指示,並將它分解成可以處理的步驟。
l 在安靜與活潑的動態時間達到平衡時,大腦的學習狀況最好。所以從事被動學習後,孩子需要運動刺激大腦。
l 對二到八歲孩子來說,樂趣是最重要的事情。喜歡遊戲的天性使他們只要有趣的事情,都樂於接受。
第二課 建立自己的教養風格
l 建立教養風格並找出合適的工具和技巧: 重點在於尊重自己,以及什麼是身為父母的妳很重要的地方,然後找出或採用適合的工具和技巧。
l 學習並發展自己的教育哲學。
l 製作屬於自己的教養白皮書。找出最適合你的工具與技巧,加以練習和使用,直到感覺舒適且對你和孩子有效果為止。
第三課 幫助孩子聽話及遵守指示
l 提供清楚一致的指示,有具體的肢體動作更好。
l 一致、清楚的活動交替提示,有助孩子度過混亂。活動交替期間可能是你一天中最沮喪、疲憊或親子對峙的時刻,因為小孩子不容易改變步調,他們缺乏足夠經驗去處理這些改變,會感到挫敗、生氣或恐懼。你的工作是減少壓力來源,尊重孩子的自我,並給他繼續前進的工具。
l 給孩子的指示要簡單、有趣、易了解且易達成。
l 麥克雷莉老師喜歡在教室中使用的技巧是,先讓孩子安靜坐下來,才給予指示,告訴他們「讓我看看魔法會不會成功」。先遮住眼睛,然後數到三,打開眼睛,全部孩子都像「被施了魔法般」盤坐在地毯上。
l 給予指示前的專心小遊戲:
1.一起玩歌唱遊戲
2.一起做伸展運動
3.玩回音遊戲,讓孩子重複妳說的語詞,或跟上拍手的節拍。
4.玩鏡子遊戲,孩子必須模仿你的動作。
5.利用逗趣的聲音來傳達你的指示,例如慢得像蝸牛的聲音,獅子吼叫等。
l 將傳達的指示增加肢體元素可以幫助孩子記憶。例如打掃時可以舉起三根手指頭,說明指令時依序碰孩子的三根手指。
l 應該建立一個明確的時間表,讓孩子知道她穿衣服到穿好衣服的時間有多長也可以用音樂盒的音樂,或者唱歌來提示時間。
處理分離焦慮,就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應該要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對分離,孩子很快就會了解父母的掛慮所以要表現出積極的一面。「你沒有理由哭泣,在這裡很安全,還有老師跟你再一起」。可以在道別前說出包含當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情。例如「早上吃早餐時很開心,我知道你在學校會很棒,下課來接你時我們一起摺飛機。」幫助孩子建立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橋樑,例如在背包拉鍊綁上有家人的鑰匙圈。
有效使用肢體語言 |
「戴上象耳朵的時間到了!」並將手指放在耳朵上面彎起來,效果遠比大喊:「聽我說」好。 |
目標明確而有步驟 |
「跟別人要求某樣東西時一定要說『請』,接受別人的東西時一定要說謝謝」。清楚告訴孩子你所期待的行為。 |
避免給孩子選擇權 |
「我們準備出門,請穿上你的外套和鞋子。」 會比:「你可以穿上外套嗎?我們準備要去商店了。」來得清楚些。 |
巧妙運用時間制約 |
將電子鬧鐘設定為兩分鐘,並在出門前告訴孩子:「在鈴聲響完前,我們必須進入車子。」 會比一直吼叫:「快一點」有效。 |
從遊戲中學習人際 |
「你們認為老鼠家族會怎麼打掃牠們的鼠洞?」用好玩的打掃遊戲讓孩子自然學習互助合作、樂於整理環境。 |
引導孩子遵守規矩 |
跟孩子說:「我數到三,你最好乖乖刷牙,否則就得罰站。」 不如說:「過來!跟著媽媽,我們一起去刷牙」確保由你掌控局面。 |
l 教孩子把鞋子排好,是在幫助他的眼睛發展閱讀所需要的從左到右的掃視能力。
l 幫助孩子把玩具收進桶子或籃子裡,是在幫助他發展閱讀所需的文字視覺記憶的技巧。
l 按照行事曆或計劃表進行,可以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基礎。
l 讓孩子擺餐具,是在提供空間認知所需要的、建立日後數學方面加法與減法的問題。 第四課 打造一個適合孩子居住的家 l教導孩子尊重個人隱私,並學習妥善照顧自己的物品
l 營造孩子樂於親近的家,讓他盡情揮灑多元創意
留言列表